2/20/2011

辯文集:價格戰爭

這次介紹由印裔學者兼社運人Raj Patel寫的The Value of Nothing《價格戰爭》,內容是由價格和價值的分別說起,反思現時的資本主義市場制度,是很適合辯論人看的通識讀物。全書分兩部分,首部分是理論分析,次部分是個案分享。

作者指出,原來沒有一件物品先天就是商品,它能成為商品的先決條件是人們覺得它可以買賣:很多我們理所當然視為商品的東西,如土地、音樂、勞動、關顧、食物等等,其實都經過一個漫長過程才成為商品。

因此,市場之所以成為市場,在於得到社會認同,而一些人亦積極地讓人覺得每種東西都可買賣,例如近年有人提倡「污染配額」,表面上是為了環保,但其實是在把「污染權利」市場化,最後結果往往是污染繼續,但擁有污染配額的人卻可炒買置富。

在這種市場化的過程中,社會、人的生活和世界便一步一步被改變,例如當政府將原住民趕走,將土地賣予企業,那麼該片土地的作用便由養活原住民變成市場上的商品;而原住民亦因此由自給自足的生產者,變成要到城市出售勞力予企業、再向企業購買各類需用的消費者。

作者指有人宣揚社會需要市場,彷彿社會是病人,市場是醫生;但原來市場需要社會遠多於社會需要市場:社會沒有市場仍可存在,這有歷世歷代不同地方社群的經驗可茲證明;反而若市場沒有社會,便肯定不會存在。但現代人卻彷彿有「視力」問題:大家都認為由市場決定價格是最好的方式。但這是否必然?

作者批評市場往往未能計算界外效應,例如麥當勞的漢堡包帶來的環境破壞和健康危害,若計入成本,每個漢堡包其實值二百元!因此市場上的便宜並非真便宜,而免費就更加不是真免費──很多時是以環保、政府補貼、汗血勞工、壟斷作為代價,由別人代為付鈔,又或待你倚賴該產品後,慢慢限制價格和銷量去賺回你的錢。

有些人又指人生來就是「經濟人」,大家都是自私的,因此市場是自然而然的。但作者指這是文化影響,例如一個測試小孩子會否分享東西的實驗顯示,已獲分配東西的白人小孩會傾向再取而不顧有人未取,相反拉美小村的小孩則會主動讓還未取得的人去領取。

作者強調自己不是反對市場,但市場應是一個多元化、讓人交易需要的地方,而不是今天那種不以需要而以利潤為主導的市場。他以一個有趣的比喻去闡釋:不少地方將公司視為「法人」,但公司這個「法人」原來是精神病人!因「他」完全符合美國心理學會判斷一個人是否精神病的人的七項標準:
1/重覆不理社會規範,挑戰法律
2/為私利欺騙別人
3/不能計劃長遠將來
4/侵略性,攻擊他人
5/魯莽,不顧別人安全
6/持續地不負責任
7/缺少自省,對別人的受傷沒有感覺

作者指自由經濟之父阿當斯密也很重視政府的作用,認為政府有責任維護公平和法治。作者指重視私有產權不等如不能有政府干預,他以虐畜為例解釋:大家有權購買和飼養寵物,但政府仍有權就主人是否虐畜提出檢控。歐洲過去便有一條法律:人可以擁有土地,但若囤積炒賣,土地便會被沒收!作者指現代人不夠食,並非因為食物不夠,而是因為以市場方式去分配!因此即使生產更多糧食,但若維持現有制度,世界上仍然會有人飢餓。故此真正要做的改變市場規則。

他同意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金科玉律,問題是廿一世紀的世界,不斷抹煞歷世歷代不同社群的智慧──避免人取得過於他當取的──而以利潤主導的市場去取代。他呼籲讀者要一同努力改變市場,這過程或許會走兩步退一步,但大家必須努力。理論分析完畢後,他便在第二部分提出世界各地對抗企業、市場的個案。

香港是一個經濟掛帥的社會,我們的精英學生都被鼓勵加入商界,更準確點應是金融界。《價格戰爭》這本書,無疑不是主流的書,而我們亦不一定要完全認同作者的分析,但作為一本幫助自己從另一角度看世界、讓自己懂得逆向反思的書,它絕對值得被推薦。

蔡聖龍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