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2010

辯文集:地產霸權

未來一、兩月將嘗試介紹一些相信對辯論同學有益的書籍。首三本都與香港的城市發展、土地政策有關。今次先介紹第一本──《地產霸權》。

這本書是近年熱話,或許不少同學早已讀過。該書作者曾任地產集團高層,非常熟悉「地產世界」的運作,將許多升斗市民一知半解的現況深入地解釋明白。例如所謂「官商勾結」,我們平日說得多,同學們在辯論場上也不時作口號式宣講,但官商兩者究竟如何「勾」、怎樣「結」?作者以實例和數字作解釋,令人一目了然。

書中先列出壟斷香港土地的六大龍頭地產商,之後以生動比喻形容香港現況:封建制度。表面上我們是資本主義自由市場,但實際上「領主式」的社會層級已經形成,貧窮人固然是奴隸階級,即使中產也只是一群不斷向地產商進貢、服務的「屬地農民」,地產商儼如領主貴族。

之後作者解釋回歸前後,地產商如何壟斷土地:回歸前有我們一般人不甚了解的「換地證」,回歸後則以收購農地、舊樓、公共事業土地再「更改土地用途」的黑箱作業方式廉價得地,成為地產封建王國。這些王國更將勢力延伸自燃料、交通、電訊、超市甚至管理公司等各行各業,令業主即使「買」了單位,被地產商在樓價上賺了一筆後,仍要繼續在燃料費、電話費和管理費等方面向他們進貢。

除了這些表面的進貢,地產封建王國亦進一步扭曲香港經濟,例如在租金上全面控制各行各業的經營成本,限制了新商號和小店加入競爭;更嚴重是使香港難作經濟轉型,只能獨沽一味倚賴地產炒賣。而政府在整個過程亦助紂為虐,例如每次經濟逆轉推出的政策如停止賣地、停建居屋等,表面上是為了穩住香港經濟,但最「穩住」的得益者原來又是各大地產商:停建居屋令市民必須投入私樓市場,使地產商不用擔心手上的樓「冇人吼」;停止賣地則使擁有土地儲備的地產龍頭不用擔心廉價土地出現,只需靜待經濟復甦,手上樓宇自能在供應量有限的情況下高價而沽。

作為辯論員,此書至少讓我們有幾點得著:

1)增進通識,讓我們對社會實況有更深入的認識──是平日在媒體和課本很少講的一面。

2)學習作者「說故事」的方法。作者在書中既有客觀數據,又有確實事例,且有適切比喻,同時還有具感染力的論述。這種情理兼備的表達方式,正是辯論員應該學習的。

3)作為辯論員,對任何事物也應保持一定的批判態度:世上沒有完美的書,在刻劃現況方面,本書確實有力;但本書所講的每一點又是否真的百分百無懈可擊?當中有否個別地方值得我們進深思考?例如:

a)在獻議出路方面,本書略嫌單薄,所謂「地價稅」是否可行?是否真能解決問題?會否催生其他問題?至於反壟斷法及改革稅制等,亦確實「有辣有唔辣」。

b)以個別例子如百利保、麗新在地產市場敗北來印證地產市場缺乏競爭、被龍頭壟斷,略嫌說服力不足──百利保和麗新若繼續活躍於地產市場,地產市場是否就因此健康了?還是只是令香港又多了兩個「小諸候」?而以蘋果速銷和家樂福印證超市壟斷,亦不是完全正確,例如裕記和佳寶等小型超市,近年便成功殺出血路。

c)作者狠批政府稅收大部分用來支付予公務員的高昂薪金──作者沒指明批評高官,因此批評對象似乎是整體公務員。這就令人未必完全認同:我們是否要將公務員待遇拉低至坊間合約工的水平?這是促進社會公義還是不義?

總括來說,此書屬辯員必讀。快到聖誕新年假期,大家不坊趁空閒「進補」,誠意推薦!

蔡聖龍
 

11/10/2010

辯論體會:我被另一位評判KO了!

這標題或許有點嘩眾取寵,令人摸不著頭腦。但這確是我今天中午當評判的最大感覺──我被另一位評判KO了!

事緣今天應邀為港大舍堂辯論賽當評判,辯題是「港府活化工廈政策利多於弊」。正方的論點大致是香港工廠北移,工廈空置率高,形成浪費,且出現消防安全和非法使用問題,因此政府推出活化政策,讓工廈可在符合城規和環保等要求下更改用途,從而達致發展經濟和完善社區規劃兩大利處。反方的論點則大致是贊成活化,但認為有關政策不妥,因為活化重建由發展商主導,割裂地進行,無助社區規劃,又影響現有藝術團體,對六大產業長遠發展無助,最終只有利發展酒店、商廈、商場等。

總括而言,戰情是頗為可觀的,雙方確有針鋒相對:正主說工廈空置,反主駁工廈空置率與商住大廈相若,正一則強調當中不少是非法使用,造成安全問題,反一則反駁安全問題應以執法解決,而非更改土地政策影響現有藝術團體,正二則指藝術不是「大晒」,政府有配套支援,反二則指配套與活化工廈政策無關。雙方台下亦做得不錯,真能跟進台上討論,就藝術、安全、規劃主導權等問題作出狙擊。兩位結辯亦對全場爭拗點有穩妥的總結。

作為辯論員出身的評判,分享評語時我首先讚賞大家辯技不錯,因有針鋒相對而非「輪流演講」;但亦提醒他們說話不算流暢,需要改善。其次我指出雙方各有一個可能致敗的問題:正方的答案往往流於理所當然,總之政府有配套、發展商有承諾便等如問題解決;反方則弱於資料,既然「主打」城市規劃,但卻只是泛泛而談,欠缺令聽眾覺得很值得參考的城市規劃理論或實例。最後我稱讚雙方在針鋒相對的過程中,已把辯題可議之處討論得七七八八,因此只提一點擴闊大家的思考:若說現在的活化政策不好,那麼我們可以有甚麼更好的政策?就以雙方花了不少時間討論的消防安全為例,若沒有活化政策讓整幢工廈更改用途重建,那麼誰願花錢改善消防安全?業主嗎?工廈並無升值潛力吸引他們再投資!租戶嗎?他們就是因財力有限才進駐!政府嗎?納稅人又沒理由資助私人大廈維修──這是值得雙方進深思考的問題。

自問評語是頗用心去想的,內容也不算「行貨」,但想不到我接著便被下一位評判KO了!他開宗明義說:今天的勝方其實是政府,因為大家都只循政府思路去討論。接著他帶大家「解構」所謂的「活化政策」:根本就是土地(賣地)政策,但政府卻想方設法包裝至令大眾可以接受,因此用到「活化」「安全」「規劃」等概念去推銷。他指工廈其實一直也很「活」,雖然工廠北移,但空置率與住宅和商廈相若,因為不同團體早已進駐。正反雙方常提到「非法使用」,但卻沒有深究背後的意義:所謂「非法」是指「並非工業用途」,但何謂工業用途?生產一件產品是工業,為何劇團生產一套話劇又不是工業?因此他認為真正要「活化」的,是大家對工業的看法而不是工廈本身──所以,說到底「活化」只是方便商家買賣土地的政策!至於甚麼安全、城市規劃,一切都只是旁枝。

比賽結束,另一評判由衷讚賞他分析獨到,我亦禁不住問他從事甚麼行業:原來他是拍攝紀錄片的監製,因此常常要「解構」社會問題。他在評語中又提到不明白辯員為甚麼每次發言總要千篇一律地以「主席、評判、友方同學」作開場白,也不明白為甚麼每次答問題前也要言不由衷地「多謝對方的問題」。

沒錯,辯論員不知不覺間都被一些「框框」框住,但我作為評判又何嘗不是?原來自己一坐到評判席上,腦海便會慣性地從辯員辯技、爭拗論點等角度去分析所聽到的東西,到比賽尾聲則會自動在腦海整理一篇期望能提升正反雙方辯論水平的評語──但這次卻讓我這位「資深評判」上了寶貴一課:原來當評判除了機械性地作「辯評」之外,也可盡公民社會一員的責任,為仍然在學的同學「解構」社會現況,擴闊他們的視野,而不是在他們許多許多的學習框框之上再加一個辯論框框。

工廈是否要活化,仍可再辯;但每位辯論人也肯定應該活化!

共勉

蔡聖龍
 

11/01/2010

辯文集:誰是香港人?

今次推介一本小書給愛好辯論的學弟學妹:《誰是香港人》。全書僅五十頁,售價三十元,我相信大部分中學生在財政上和時間上均應付得來。

辯論與通識有莫大關係,通識廣的人,辯論自然較得心應手。這本書是進一步出版社出版的「通識叢書」。該社早年已出版《國家係乜?》《公民抗命》等小書,深入淺出地討論有關概念;現趁通識教育推行而與中大社會系合作出版更多這類小書,實在順理成章。

《誰是香港人》首先帶我們思考何謂「身分」。的確,這是我們常常接觸但又真的很少認真思考的問題:我是誰?我是陳大文?我是中學生?我是陳小明的兒子?我是某某中學的學生?我們的確有很多身分:有生物身分(DNA、指模)、有制度身分(身分證號碼、銀行戶口號碼)、有名號身分(姓名、花名),近年更有虛擬身分(網名、角色)等等,本書作者選擇從「社會身分」去闡述,指出身分是一個「社教化」的過程,用以界定自己和他者。

而我們常說的「香港人」身分,很有趣,作者指這觀念原來只出現了三數十年!四五十年代,住在香港的人很少稱自己為「香港人」,因為香港被形容為「借來的時間、借來的地方」,對管治者和居於此處的人而言也是如此。當時的人會自稱福建人、潮洲人,因為大家都希望有天能返回家鄉。

但這觀念到六、七十年代開始轉變,作者指出原因有四:政治上,內地發生文革,讓「香港人」知道回鄉是不可能的了;經濟上,香港工商業起飛,「香港人」收入逐漸拋離內地同胞;社會上,殖民政府開始推出照顧市民的福利政策,讓「香港人」開始想以此地為家;文化上,電視台出現,播放粵語節目,讓「香港人」開始同聲同氣。

之後,作者指出「香港人」身分形成後,如何與「新移民」形成對立──明明自己也曾是「新移民」,但卻把後來的「新移民」視為低人一等。而在最後一章,作者分析九七回歸後,這個「香港人」身分又如何與「中國人」的身分相遇。

總括而言,全書對「香港人」這身分作出了回顧與前瞻,確實讓人對這個看似簡單、平凡的概念有更深入的反思和認識。看畢此書,我進深推介早前中華書局出版的另一本書《圖解香港史》,此書當然厚一點,講述遠古至二戰前的香港歷史,但也不過是二百頁左右,且有大量圖表協助闡述,並不難明;編輯上亦刻意編成每兩頁一個主題,分點清晰。兩書配合起來,一本集中講二戰後「香港人」如何「出現」,一本講二戰前未有「香港人」的香港史,讓我們能更好地認識香港這個屬於我們的家。

蔡聖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