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次推介一本小書給愛好辯論的學弟學妹:《誰是香港人》。全書僅五十頁,售價三十元,我相信大部分中學生在財政上和時間上均應付得來。
辯論與通識有莫大關係,通識廣的人,辯論自然較得心應手。這本書是進一步出版社出版的「通識叢書」。該社早年已出版《國家係乜?》《公民抗命》等小書,深入淺出地討論有關概念;現趁通識教育推行而與中大社會系合作出版更多這類小書,實在順理成章。
《誰是香港人》首先帶我們思考何謂「身分」。的確,這是我們常常接觸但又真的很少認真思考的問題:我是誰?我是陳大文?我是中學生?我是陳小明的兒子?我是某某中學的學生?我們的確有很多身分:有生物身分(DNA、指模)、有制度身分(身分證號碼、銀行戶口號碼)、有名號身分(姓名、花名),近年更有虛擬身分(網名、角色)等等,本書作者選擇從「社會身分」去闡述,指出身分是一個「社教化」的過程,用以界定自己和他者。
而我們常說的「香港人」身分,很有趣,作者指這觀念原來只出現了三數十年!四五十年代,住在香港的人很少稱自己為「香港人」,因為香港被形容為「借來的時間、借來的地方」,對管治者和居於此處的人而言也是如此。當時的人會自稱福建人、潮洲人,因為大家都希望有天能返回家鄉。
但這觀念到六、七十年代開始轉變,作者指出原因有四:政治上,內地發生文革,讓「香港人」知道回鄉是不可能的了;經濟上,香港工商業起飛,「香港人」收入逐漸拋離內地同胞;社會上,殖民政府開始推出照顧市民的福利政策,讓「香港人」開始想以此地為家;文化上,電視台出現,播放粵語節目,讓「香港人」開始同聲同氣。
之後,作者指出「香港人」身分形成後,如何與「新移民」形成對立──明明自己也曾是「新移民」,但卻把後來的「新移民」視為低人一等。而在最後一章,作者分析九七回歸後,這個「香港人」身分又如何與「中國人」的身分相遇。
總括而言,全書對「香港人」這身分作出了回顧與前瞻,確實讓人對這個看似簡單、平凡的概念有更深入的反思和認識。看畢此書,我進深推介早前中華書局出版的另一本書《圖解香港史》,此書當然厚一點,講述遠古至二戰前的香港歷史,但也不過是二百頁左右,且有大量圖表協助闡述,並不難明;編輯上亦刻意編成每兩頁一個主題,分點清晰。兩書配合起來,一本集中講二戰後「香港人」如何「出現」,一本講二戰前未有「香港人」的香港史,讓我們能更好地認識香港這個屬於我們的家。
蔡聖龍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