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4/2010

由世界盃決賽回想自由盃中學決賽

荷蘭加時零比一負於西班牙失卻世界盃,這幾天跟不同「界別」的朋友談起,感覺是大家都不太同情荷蘭,因為他們實在太粗野──穿心腿固然嚇死人,踢腳不踢球的防守亦令人搖頭。

相比德國在四強同樣以零比一負於西班牙,年輕的德國隊勇敢地跟超班的西班牙作純技術的較量,全場犯規少於十次,沒領黃牌(荷蘭則是廿六次犯規加九黃一紅),雖敗猶榮。

或許荷蘭球迷會說:荷蘭就是不想步德國後塵才出此下策。但我的問題是:踢得如此粗野,很可能有球員被逐,若中堅因穿心腿而於上半場領紅,勝算不是更低嗎?當日荷蘭戰至加時才少打一人,實是走運。

這讓我想起今屆自由盃中學組決賽。本來我不打算寫賽評,因我很認同評判蔡子強的評語。他說那場決賽就像幾十年前拳王阿里對某著名摔角手的「世紀之戰」,原本相當觸目,但最終卻在噓聲中落幕,因為阿里全場站著出拳,摔角手則一味臥著踢腳──前者不敢俯身,後者不敢站起,結果大家在全沒交鋒的情況下「打」完十五回合。

那場決賽的辯題是「最低工資時薪不應高於$24」。當日正方集中解釋$24如何合乎勞工、僱主和整體香港經濟的利益;反方則「出奇制勝」,強調最低工資不是一個數字,而是一個制度,各界爭拗多少時薪並無意義,最重要是討論一個決定機制。反方又指辯題沒有「此刻」或「起步點」等字眼,故此正方的講法其實是在倡議最低工資「永遠」低於$24云云。(比賽過程可瀏覽居友張嘉達的www.idebate.hk/?cat=72

結果,蔡子強指正方講$24,反方則「破壞辯題」講機制,雙方沒有真正交手過,故此作為評判,他只能主觀地按個人對辯題的理解去決定勝負。最終反方以一比四見負。

作為觀眾之一,我亦認為賽果合理,原因有三:

一:內容失分:評判分紙有「內容」一項,內容包括論點和論據。反方的打法令自己不可能有太多論據,結果只能不斷在邏輯上解釋自己的想法,而不像正方可引用不同專家、調查、國家的數字或例子來豐富內容。

二:抽離現實:或許辯題真的定得不夠100%精確,但現在社會所爭拗的,確實就是「此刻」「首個」最低工資的水平,反方抽空辯題背景,認為辯題講的是最低工資「永遠」也不能超過$24,甚至質疑正方的做法是企圖制定「最高的最低工資」,無疑詞鋒不錯,但卻令人覺得有點脫離現實、強詞奪理,好像最近幾個月沒看報紙、所以只從字面理解辯題似的。

三:情緒成本:居友黃鎮強在《主席、評判、在座各位》一書中,曾提出「情緒成本」和「論證成本」的概念,指任何立論除了考慮「論證成本」(是否容易推論、是否難以被反駁)之外,更要顧及聽眾是否接受。反方今場的「論證成本」無疑很低,但要付出的「情緒成本」卻很高!屯門市廣場數百名觀眾和街坊,是因何付出個多小時站著或坐著觀看比賽?評判又為甚麼老遠來到屯門當評判?參賽者看重的當然是勝負,但我們這些「閒人」,並不在乎誰勝誰負,我們希望看到的是一場唇槍舌劍的精彩比賽,並且更希望在這個即將訂定最低工資的時刻,聽一聽工資定於$24、$28或是$33的理由和論據,好讓我們自己也有所「學習」。可惜,當日數百街坊和觀眾在這問題上一無所得──直接一點說,那場比賽基本上是浪費了大家的時間。

當然,反方選擇這條進路的原因,可能是擔心評判本身的立場偏向正方,故此刻意避免提出一些高於$24的反建議,因而想到以「破壞辯題」的方法,要求大家思考「制度」而非「數字」。但這就回到一開始的問題:面對佔盡優勢的西班牙,荷蘭的粗野真能提高勝算嗎?在荷蘭和德國之間,我們選擇成為哪一隊?

反方當日若敢於為基層大眾說話,提出$33的建議,或許真的會落敗,但至少可贏得現場街坊的心。若認為$33太難證立,又是否可以提出$28,甚至$25、$26的方案?作為反方,原則上只要強攻指出$24實在太少,一樣有氣勢上的優勢,勝算相信比「破壞辯題」為高。

最後一提,我不是完全反對「破壞辯題」或詭辯,但我認為使用時應留意一點:破壞辯題/詭辯適宜用於哲理辯題,如「英雄難過美人關」、「男性比女性更需要關懷」之類;若在政策辯題上使用,效果通常不會好,因為評判通常都期望就有關議題聽到實際的建議和具體的論點。

共勉!

蔡聖龍

(補充:當日浸大對城大的大專組決賽,個人認為十分精彩:主辯開局整齊、副辯詞鋒銳利、結辯總結清晰,應該爭拗的論點和論據在比賽中都爭拗了!故此無論從辯技和內容兩方面看,這都是一場高水平的賽事,絕對值得仍然在學的辯弟辯妹參考。大家不妨到www.idebate.hk/?cat=61一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