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2006

極力抵制 vs 進入建制改變建制

有評論認為梁大狀在是次的選委會選舉,勝出原因是定位清晰,以「打一場有競爭的特首選舉」作為旗號,搶佔「競爭」一詞的代言權,以致在整個選委會的過程中,中央官員或特區政要但凡發表類似「歡迎有競爭的選舉」、「曾蔭權連任將會是有競爭的選舉」等等言論時,傳媒都會捕風捉影,將之理解為中央暗地裡接受了梁大狀出選的安排。對以上的看法,我不盡認同,因為泛民並不是第一次以「有競爭」作旗號的。

梁大狀同民主黨前主席李永達(人稱高達)都以「有競爭」的特首選舉作為定位,唯一分別是前者出手快,後者出手慢;前者願意玩小圈子選舉,後者抵制小圈子選舉。

泛民的目標是在於改變現時的政制,爭取更大的民主,問題是如何改變,用什麼方法改變?

我不是不認同長毛哥的那一套?#12300;面對野蠻的制度,需要用更野蠻的方法去應付」,問題是這種更野蠻的方法到底適唔適合香港呢?更重要的是,香港的制度算不算是一個「野蠻」的制度呢?不民主的制度就等於野蠻?還是有什麼附加條件呢?其附加條件是對人還是對事的呢?

泛民會否成功爭取到100票的提名票,以及在選舉中能夠為其他非泛民的候選人帶來多少挑戰,我相信將會成為日後影響泛民對小圈子選舉的態度。

報紙在早前都大字標題認為泛民在是次的選委會是大勝,不單取得了過百議席亦同時提高了投票率,不論從那個意義來看,都是香港民主發展的一項成功。但我認為這次的選委會不是泛民的單方勝利,勝的還有中央。

選委會多了泛民的議席,中央或多或少都會有所關注,但問題是如果中央最大的前題是穩定過渡、循序漸進達致民主的話,這樣的發展形勢或多或少都早預計之中,特別是中央官員在選委會結束後的一句:「投票率高了,證明香港市民越來越認同選委會選舉。」,漂亮地總結了選委會的結果。選委會選舉認受性增強與選委會的泛民增加,在中央而言,利多於弊,亦在日後政改方案上方便重提舊路(擴大選委會),而且亦令泛民人士多了一重「自相矛盾」的考慮。

到底要進入建制改變建制還是要極力抵抗建制呢?議員有選擇,市民又可以如何選擇呢?如要選擇進入建制改變建制,為何當初要否定政改方案令更多的人可以進入選委會呢?為什麼不選擇支持方案,然後主力爭取更多的區議會議席呢?當然,問題不像我形容得這麼簡單,例如委任議席的問題,種票的可能等等,不過,作為香港的小市民,我還真是有興趣想知道,一但政改再次推出,泛民議員,特別是選擇進入建制改變建制的議員,會作什麼的決定呢?

張嘉達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