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2010

辯論技巧:正方難題個案分析

昨日為元朗屯門區中學辯論賽擔任評判,一口氣評了三場,三場正方均悉數落敗。我相信與辯題「糖衣毒藥」的特性有關:三題都是表面上正方有利,類似「阿媽係女人」的大道理,但原來討論起來,反方的論據和論點都比正方多!結果正方處於非常不利的位置:評判先入為主覺得正方「易打」,豈料反方在「劣勢」下竟有強而有力的攻擊,反觀正方卻左支右拙,翻來覆去也證不出所以然來。

以下嘗試分析這三場正方同學的打法,並提出我的小小建議,希望有助學弟學妹日後處理這類「糖衣毒藥」辯題:

個案一:迴避vs止蝕
辯題:全港小學應全面以普通話教授中文課
賽果:0-3

表面看來,正方好像頗有利,論點包括「普通話是全國語言」「普通話接近書面語有助提升學生中文水平」「外國人也爭相學習普通話」等等等等。但當反方祭出「中文科的學習目標是學中文而非學普通話」「中文包括讀寫聽講,研究發現普教中只對寫有好處,其他三方面成效不彰」「學生能力因人而異,應容許學校和家長自由選擇」等攻擊,正方便陷於劣勢,因為反方不是反對普教中,但卻強調「因材施教」「彈性處理」,使正方變得「橫蠻無理」。

是場正方全場採用「迴避」政策,沒有直接回應/防禦對方「因材施教」的攻擊,只是再三強調「普通話有助提升中文(書寫)水平」,在我們評判看來,這是無效防禦,因對方已繞過了改善中文水平的問題,而集中提出學生能力有異、成效人言人殊,因此為何要一刀切的問題。

面對這情況,我認為正方應嘗試以「止蝕」代替「迴避」。反方「因材施教」「彈性處理」「自由選擇」確是十分中聽的論點,正方不可能迴避,因此唯有「硬食」,但卻要「止蝕」:我方明白全面推行普教中確會影響部分學生,但是基於普通話真的很重要,我們為全港學生長遠發展著想,必須以一刀切方法推行;但我方會提出配套去協助有需要的同學,例如提供課後輔導為他們補底。與我同場擔任評判的中大師弟Terence賽後笑言這類辯題不得不「加鹽加醋」,若是他他更會提出小班教學、小組上課等照顧學習差異!

迴避不利論點,評判沒可能判你贏;承認不利論點但盡力提出紓援方法,至少可以「止蝕」,再憑其他論點或個別交鋒的氣勢和技巧去險中求勝。

個案二:空中樓閣vs調低目標
辯題:本港大學於內地開設分校有助提升兩地教育水平
賽果:0-3

表面看來,同樣是正方看似有利,論點包括「文化交流」、「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擴闊視野」等等等等,但當反方連環祭出「現實唯一例子:浸大珠海聯合學院五年下來成效不彰」、「內地禁止外來機構單獨營辦學校」「本港政府資助不能用於境外」「交換學生、合作研究更能促進交流和提升水平」等攻擊,形勢便即時180度扭轉:原來正方所講的全是自說自話的空中樓閣,通不過現實的「壓力測試」!

我會建議這種情況下的正方,應該一開始便調低目標,不要令評判對開分校能提升教育水平有太高期望──當你給予評判期望,但最後又沒有足夠數據和實例去支持,便徒然令評判失望,自然要判你落敗。若正方一開始便介定清楚:不是要本地大學在內地開一些收生成千上萬的分校、也不是要建立甚麼教育鴻圖大業或跨境教育王國,而只是按現有「研究所」的基礎,如港大的內地醫學院、科大的南沙科學院等(是場正方確曾提出這些例子,豈料被反方「跟爆」這些不是「分校」後,他們便沒有再提),發展為收生的小型分校,期望在個別科研範疇有更多跨境合作和交流,如此,評判應會較易接受甚至認同。

個案三:奇襲vs沽空
辯題:本港發展私立大學利多於弊
賽果:1-2

這是當日比賽最峰迴路轉、也是我最為正方感到不值的一場。一般而言,正方說的應是本港發展「新」私立大學利多於弊,但他們很聰明,知道新私大排名必定低,不可能吸引學生或資金,因此他們訂出的方案是將港中科三間公立大學轉為私立!

這招非常湊效,反方主辯和一副對此原全是「零回應」!到反方二副,若她仍無力回應,正方基本上就能穩勝了!但反二卻在此關鍵時刻指出港中科三大如何在沒有政府資助下確保教學及研究質素?如何有足夠資源挽留教授人才?而反方結辯(即主辯)緊接(賽事不設台下及自由辯論)亦沒有再「甩拖」,懂得緊咬這點不放。用足球比賽來比喻:正方一開始便連入兩球領先,反二在尾段取得關鍵入球令球隊起死回生,而反結亦不負所託再下一城追平,最後看的就是正方結辯有否最後殺著取得決定性一球,但他們原來也沒留下甚麼祕密武器,只是重申李嘉誠也曾捐出十億予某大學醫學院,因此相信香港商界必有足夠捐助云云。

結果,賽事基本上算是二比二打和,最後要「互射十二碼」──就辯論比賽而言,「十二碼」即是詞鋒、風度等技術分數,這類分數的高低往往基於某辯員說了一句較尖銳的話而多一分、又或說話時窒了一下而扣一分,確有一定程度的隨機性。最終正方以一比二落敗,所輸兩票分別只差兩分和三分,實在非常可惜!事實上反方對自己能夠勝出也感到意外,在宣佈賽果時即場「嘩」了出來,我也覺得反方確實贏得很僥倖,唯願他們下場努力一點,不要浪費這次「死過翻生」的機會。

我認為正方奇襲是可取的,問題是如何能確保奇襲成功?這次正方敗在他們的奇襲僅是「沽空」:空有一個「想法」而沒有堅實的方案作後盾。事實上,社會上確曾有人提過港中科私營化,但先決條決是政府和大學本身要先提供/籌募數百億元的營運基金。若正方能大概交代一個有可行性的方案(不是必然可行,但至少要讓評判覺得有考慮價值),相信反方便不容易後上追平。

總結:正方面對「糖衣毒藥」...

文章長一點,以三句說話簡單作結:

1)與其迴避弱點,不如嘗試止蝕
2)與其空中樓閣,不如降低期望
3)奇襲對手可取,但需後著支援


蔡聖龍

 

10/07/2010

「吹水」辯題

最近有機會與一些師弟妹作辯論訓練,談到下次練習的辯題,出現兩派之爭:一派要求打「硬野」,一派要求打「吹水」題。選後者的,當然是因為希望能少找一點資料──畢竟應付課業也委實很忙。

其實我不反對打「吹水」題,甚麼是「吹水」題呢?「互聯網普及對人類文明發展利多於弊」和「香港社會貧富不公」,相對「港府應落實推行自願醫療保險融資方案」和「全港中學推行小班教學利多於弊」,前兩者便屬於「吹水」。因為後兩者是政策辯題,討論的論點都很實在,利弊有可能被量化和計算,但前兩者的是非對錯,相對而言則較主觀,沒有絕對答案。

「吹水」辯題是否真的較易處理呢?其實不然。「吹水」辯題無疑「易學」,但肯定「難精」;「硬野」辯題沒錯「難學」,卻是「易精」。因為一般中學生閱報不多,對社會事務的認識有限,故此要打「硬野」辯題便有難度,必須做很多功課。但其實打多了,便發覺政策辯題幾乎千篇一律,分析的框架和雙方的爭拗點來來去去也是那三兩款,只是政策主體不同了。

相反,「吹水」辯題表面容易,沒有甚麼「必須」資料要找,雙方大可順手拈來/信口雌黃爭論一番。但其實要認真處理好一題「吹水」辯題,要找的資料遠比政策辯題多,因為除了一般的剪報資料外,還要搜集文史宗哲理等範圍的資料,而分析框架也非常彈性,不易捉路。

因此,在開學一個月的日子,勉勵各界愛好辯論的同學們,「條條辯題通羅馬」,想打好辯論的話,便應認真面對任何辯題,如此才不會浪費未來一年的時間!

共勉!

蔡聖龍